- 2025年08月30日
- 星期六

从8月13日开始,这场“能源风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俄罗斯的能源心脏。乌克兰在十天之内发动了一系列出其不意的袭击,目标直指俄罗斯亟为依赖的炼油厂和输油枢纽。这种“釜底抽薪”的打法精确无比,直接瘫痪了俄罗斯的成品油生产和运输网络,让全球为之震惊。

尽管只得到了美国最低规格接机待遇,但李在明还是“如愿”见到了特朗普。会晤中,明显“有备而来”的李在明,对特朗普的“功绩”赞不绝口,甚至连签字用的钢笔都送给了特朗普当礼物。然而,这种热烈的会晤氛围,却难以掩饰特朗普“什么都想要”的真实意图,留给韩国的,似乎只剩下一个选择——“服从”。

数量对比:从“望尘莫及”到“并驾齐驱”美国凭借F-22与F-35两大王牌,以766架五代机牢牢占据全球总量半数以上。其中F-35系列独占鳌头,全球交付量超1100架,美军自用约576架(含空军型F-35A、垂直起降型F-35B及舰载型F-35C),而F-22虽因成本高昂停产多年,现役仍保留182架精锐力量。但光鲜数字背后暗藏隐忧:F-35因传感器故障频发,2024年坠毁12架,战备率一度跌破51%;同时其关键升级计划(TR-3硬件与Block4软件)推迟至2029年,实战能力大打折扣。

根据AIS信号与相关资讯网站披露,菲律宾在8月26日凌晨派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包括97米级海警舰MRRV 9702、44米级海警艇两艘以及一艘50米级渔政船。加上可能混在其中的运补船,这明显是一次有计划的强闯行动。

当地时间8月27日至28日凌晨,基辅经历了数月以来最猛烈的一波空袭。俄罗斯方面出动至少4架米格-31战机,发射了598架无人机和31枚巡航导弹及弹道导弹,轰炸范围覆盖基辅市区。爆炸声此起彼伏,浓烟几乎遮蔽天空,多处民用与军事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不管是特朗普在阿拉斯加见普京,还是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前往白宫,事实都表明特朗普的“和平计划”没有任何进展:乌克兰拒绝将尚未被俄军占领的顿巴斯地区拱手相让,拒绝承认克里米亚等俄军控制区在法律上属于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则不愿停止这场战争,甚至就连空中停火都不愿做到,刚刚对基辅发动的开战以来规模第二大空袭就是最好的证明,或者说,是再次狠狠地打了特朗普的脸。

这场空袭的剧本已经被多家媒体详细还原。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官员扎希尔·瓦海迪说,以军的第一颗炸弹砸下手术室和医生宿舍,紧接着第二轮打击精准锁定医院外墙的楼梯口。医护和记者们刚刚冲出第一轮爆炸的现场,准备救人和采访,结果被“二次打击”一锅端。美联社33岁的雇员马里亚姆·达卡、路透社两名记者,还有半岛电视台和英国媒体的同行,命丧医院门口。

随着国际局势的复杂化,金正恩此行不仅是出于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在当前形势下的一次战略布局。这一次,朝鲜从“孤立外交”转向“战略参与”,标志着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正在逐渐上升。金正恩的表态以及随后可能达成的协议,不仅关乎朝鲜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更是与俄罗斯的背靠背关系密切相关。

已加载全部内容
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