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卓创资讯筹划港股上市前连续两年“清仓式”分红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财报“打架”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8月21日,卓创资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增收不增利。

  在发布半年报的前两天,卓创资讯发布了拟在港股上市的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卓创资讯在A股上市还不到三年,IPO募投项目一拖再拖且延期理由不支持公司再去港股募资,公司还拿大额闲置资金大手笔理财,看似没有再去港股募资的必要。更有意思的是,在筹划港股上市前两个年度,卓创资讯连续“清仓式”分红,在巨额分红结束后再向港股投资者募资“要钱”。

  卓创资讯不仅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部分财务数据还与去年同期的定期报告存在矛盾之处,这至少说明公司2024年半年报或2025年半年报中至少有一个披露错误或者不规范,公司会计基础的规范性待考。

  A股上市不到三年就着急募资  筹划港股上市前连续“清仓式”分红

  卓创资讯是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商,主要产品或服务分为:资讯服务、数智服务、咨询服务和会展服务。

  2022年10月19日,卓创资讯在民生证券的保荐下成功登陆创业板,募资4.5亿元。在上市不到三年的情况下,卓创资讯又要去港股上市募资。

  更有意思的是,卓创资讯在筹划港股上市募资的前两个年度,公司连续两年进行“清仓式”分红。2023年度和2024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06.47万元、7,050.95万元,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12,300万元、11,138.06万元,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36.24%、157.97%。

卓创资讯筹划港股上市前连续两年“清仓式”分红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财报“打架”

  2022—2024年,卓创资讯三年的归母净利润之和为18092.08万元,现金分红金额累计28238.06万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56.08%。

  沪深交易所制定了“清仓式分红”的标准: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或者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50%且累计分红金额超过3亿元,同时募集资金中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金额合计比例高于20%。

  如果卓创资讯以这样的数据在A股IPO,无疑构成“清仓式分红”不能上市。由于卓创资讯目前拟在港股IPO,因此不受该规则的限制。

  但令投资者感到疑惑的是,卓创资讯在港股IPO募资前基本将这几年的净利润“掏空”,在近三年累计分红近3亿元的情况下再向港股投资者伸手“要钱”,是否合理?

  IPO募投项目一拖再拖 延期理由不支持港股募资

  卓创资讯港股IPO募资不仅合理性有待商榷,必要性也存疑,主要是公司A股IPO募投项目一拖再拖没有实现效益,港股募资的项目进度也难保证,并且拿巨额现金投资理财。

  A股招股书显示,卓创资讯计划使用IPO募资用于大宗商品大数据平台项目、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价格标杆系统研发项目两个募投项目。根据最初的计划,这两个募投项目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日期是2023年6月30日。

  2023年4月,卓创资讯将上述两个IPO募投项目的预定使用状态延长两年至2025年6月30日。

  2025年4月,卓创资讯将上述两个IPO募投项目的预定使用状态再次延期,其中大宗商品大数据平台项目延长至2027年6月30日,较最初的计划延长4年;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价格标杆系统研发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卓创资讯筹划港股上市前连续两年“清仓式”分红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财报“打架”来源:公告

  卓创资讯称,大宗商品大数据平台项目延期的理由是“近年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我国宏观经济也面临内需不足和外部冲击压力加大的影响”、“技术更迭快”。

  按照卓创资讯的解释,既然全球经济波动加剧、技术更迭快,去港股募资建设募投项目同样会遇到该问题,同样会产生募投项目极度缓慢的风险,那公司为何还要着急去港股募资?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宗商品大数据平台的投资进度为48.55%,还没超过50%;大宗商品现货市场价格标杆系统研发投资进度为92.05%,两个项目都没有实现效益。

  卓创资讯还使用现金大手笔理财,今年4月份,公司发布公告称拟用不超过(含)2.5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这部分理财产品余额为1.87亿元。

  财报“打架” 会计基础规范性待考

  今年上半年,卓创资讯实现营业收入17114.8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5%;归母净利润为 3514.1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72%;扣非归母净利润3206.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48%。

  增收不增利背后,卓创资讯的今年半年报数据还与去年上半年的数据出现了差异。今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为“11,458,102.33元”。

卓创资讯筹划港股上市前连续两年“清仓式”分红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财报“打架”来源:2025年半年报

  而公司2024年半年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为“31,180,179.51元”,与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相差1972万元,数据相差不小,相差比例高达63%。

卓创资讯筹划港股上市前连续两年“清仓式”分红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财报“打架”来源:2024年半年报

  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卓创资讯在2025年半年报只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而资本化的研发支出(也就是1972万元)没有披露。

  如果2025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是真实的,那意味着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是错误的或是不规范的,反之亦然,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会计基础的规范性有待考证。

  再仔细拆解财报,卓创资讯半年报数据产生差异的本质原因是对“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前后不一。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注:2023年8月发布,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数据资源入表涉及的资产科目为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围绕数据资产确认的相关条件,数据资源入表的流程包括:合规与确权、数据的有效治理与管理、预期经济利益的可行性分析、相关成本的合理归集与分摊、列报与披露。

  根据2024年上半年半年报,卓创资讯研发支出就高达3118万元,而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的研发支出仅为2288万元,研发支出突然消失800多万元,不少投资者就质疑公司财报处理的规范性。

  到了2025年上半年半年报,卓创资讯直接无视2024年半年报披露的相关数据,将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列为“11,458,102.33元”,没有给投资者解释差异的原因。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上述规定,数据资源入表涉及的资产科目包括存货、无形资产、开发支出,为何卓创资讯在2024年半年报中研发支出下列示“数据资源”,这样的会计处理是否妥当?如果妥当,为何在2025年半年报中又披露矛盾数据?如果不妥当,说明公司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存在问题。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水虎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6424.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