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8月28日晚间,极米科技发布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26亿元,同比微增1.6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77亿元,同比大增616.8%。
尽管净利润同比大增,但极米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却是-4.4亿元,大面积“失血”,与暴增的净利润严重背离。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净现金流为1.71亿元,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纵向对比也明显不匹配。
近期,极米科技拟筹划港股上市募资。但在2022年达到业绩巅峰后,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下降,尤其是盈利较巅峰下降七成以上,目前的股价较最高股价下降近80%。尤其是公司连续三年裁员,2025年上半年还没停止减员模式,研发人员更是锐减22%,这样的表现能否得到港股投资者青睐?在股价大跌期间,公司曾经的第二大股东百度连续减持合计套现超10亿元(至少赚7亿元)。在公司股票回购期间,公司实控人原一致行动人合计套现约1.2亿元,员工持股计划也大规模减持套现约2亿元。
净利润暴增经营净现金流却转负 横向纵向对比都严重背离
极米科技主营业务是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向消费者提供围绕智能投影的配件产品及互联网增值服务。此外,公司不断拓展投影的应用场景,切入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大灯领域,为客户提供车载光学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智能投影产品及相关配件、互联网增值服务、车载光学解决方案。
2021年3月,极米科技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募资16.72亿元,成为“投影仪第一股”。
上市首年及第二年,极米科技的业绩达到高峰。2022年,公司营收为42.2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皆为历史高点。
2023年和2024年,极米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下滑,尤其是2023年的净利润暴跌76%,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有1.2亿元,比2022年的高点低76%。
极米科技称2023年业绩大降的原因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国内投影市场消费需求复苏缓慢,产品需求面临阶段性压力,国内市场目前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公司国内投影产品销量出现下滑,导致公司整体收入下滑;同时,公司调整了部分产品销售价格,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下滑,以上系公司本期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出,极米科技在国内市场遇到销量、价格“双杀”的困境。2024年上半年,公司甚至出现亏损,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
2025年上半年,极米科技实现营收16.26亿元,同比微增1.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大增616.8%。
在净利润暴增的情况下,极米科技的经营净现金流竟然为负值。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4.4亿元,与0.7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严重背离。
并且,历史纵向对比看,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净现金流为1.71亿元,在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增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净现金流不仅大幅下降,并且转为负值,严重“失血”。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背离,说明极米科技的净利润没有转为“真金白银”,或者说盈利大增的含金量不足。
极米科技表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化主要系结算周期的影响,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同时策略备货对应的支付款项增加所致。
2025年上半年末,极米科技存货余额高达11.84亿元,较期初的9.57亿元增长23%,远超同期营收增速(同比增1.63%)和成本增速(同比减少4.4%)。
来源:半年报
从存货细分科目看,库存商品和原材料的增幅较大。2025年上半年末,极米科技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6.16亿元,较期初的4.94亿元增加1.22亿元,增长比例为24.69%,超过同期营收及成本增速,这种背离信号需要投资者关注。
2025年上半年末,极米科技原材料账面余额为4.73亿元,较年初增长2.27亿元,增长比例高达92.28%,远远高于同期营收和成本增速。公司如此大规模的备货是否合理,需要未来的业绩来验证。
研发人员锐减22% 连续三年裁员
截至2025年6月30日,极米科技研发人员共580人,较上年同期的749人同比减少22.56%。
来源:半年报
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极米科技目前正在筹划港股上市,并且是A股科创板上市公司,研发工作至关重要,为何要大量减少研发人员?
事实上,极米科技自2022年以来已经连续三年减员。wind数据显示,2021-2024年各年末,极米科技的员工总数分别为2715人、2635人、2448人、2225人。
尽管极米科技半年报没有披露员工总数,但通过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可以计算。截至2025年6月30日,极米科技研发人员共580人,占员工总数的28.84%,推算公司员工总数为2011人,较2024年年末减少214人。2025年上半年,极米科技延续裁员模式。
从近些年整体业绩表现看,极米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较2022年的巅峰还有一定差距,今年上半年营收微增1.63%、扣非净利润同比扭亏不能说明公司彻底摆脱业绩下行趋势,有待2025年全年业绩给出验证。在业绩没有彻底摆脱下行通道之际,公司连续裁员且研发人员数量锐减,这对公司港股上市募资并不是一个积极信号。
百度频繁减持套现超10亿元至少赚7亿 公司前脚回购后脚股东大规模减持
与业绩整体下滑的趋势相似,极米科技股价在2021年6月达到历史高点614.43元(前复权)后,一路下跌至最低点50.71元/股。截至8月20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28.36元/股,较历史高点下降近80%。
有意思的是,在极米科技股价大跌之际,公司原第二大股东百度(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北京百度毕威企业管理中心,下称“百度网讯”、“百度毕威”),连续大幅减持套现。
来源:公告
2022年3月24日至2022年5月20日,百度网讯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477,058股,套现约4.45亿元;百度毕威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累计减持 74,294 股,套现约0.79亿元,合计5.25亿元。
来源:公告
自2022年7 月11日至2022年 8 月 24 日,百度网讯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 623,000 股,套现2.1亿元;百度毕威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 312,033 股,套现1.01亿元,两者合计套现3.11亿元。
2024年5月27日至2024 年8月25日期间,公司股东百度毕威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240,741 股股份,套现0.91亿元;公司股东百度网讯通过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980,253 股股份,套现0.22亿元,两股东合计套现1.14亿元。
来源:公告
2025年4月,百度网讯通过询价转让的方式转让股票700,000股,转让的价格为 111.06 元/股,套现7774万元。
综上,百度网讯、百度毕威在极米科技上市后,合计套现超10亿元。据招股书,2017年12 月 ,百度网讯认缴公司出资 71.1699 万元,百度毕威认缴出资 23.7233 万元,增资的价格为 210.76 元/出资额,成本约2亿元。2018 年 3 月,股东嘉瑞商贸将持有的极米有限 64.7223 万元出资额转让给百度网讯,本次股权转让价格约为 179.15元/出资额,成本约1.16亿元。
目前,百度还持有极米科技4%的股份,但已经通过减持套现10.29亿元,较3.16亿元的入股成本赚了7亿元。如果百度再减持剩余股份,套现金额十分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极米科技的股价在触底后开启一波强势反弹,这波反弹与公司大规模回购有一定关联。2024年9月30日,公司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0万元(含),不超过30000万元(含)。
2024年10月9 日,极米科技首次实施回购股份。2025年5月30日,公司完成回购,已实际回购公司股份321.8397万股,使用资金总额29857.62 万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接近3亿元。
3亿元的回购,是极米科技股价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2024年10月8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90.15元/股,2020年5月30日的股价为116.58元/股,期间最高价为136.98元/股。
在回购股票期间,极米科技的不少股东巨额减持套现,除了上文提到的百度,还有公司实控人钟波原来的一致行动人、堂兄弟钟超,以及实控人钟波原来的一致行动人、公司前董事、财务负责兼董秘的廖杨,实控人钟波原来的一致行动人廖传均,以及员工持股计划成都极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成都极米”)、成都开心米花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开心米花”)。
来源:公告
其中,钟超、廖杨2025年4月以111.06元/股的价格分别转让700,000股、350,000股,套现金额分别为7774万元、3887万元。
来源:公告
2025年2月,成都极米以102.00元/股转让1,505,959股股票,开心米花转让402,948 股股票,两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套现1.95亿元。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