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9WA武装直升机
直-9源于法国SA356N/N1“海豚”直升机,1980年中法签订合同,包括50架整机和阿赫耶1C发动机生产许可权转让。按照合同约定,1983年以前中方分阶段完成由装配、部分制造,到全部制造共计50架直升机,以及相关配套发动机生产,然后再开始使用国产材料制造计划生产200架。
1982年,首架SA365N“海豚”直升机装配工作,6年后开始实施国产化,截止1990年底完成50架直升机组装任务。1992年,基本实现国产化的直-9A-100首飞,国产化率达72%,也就是直-8B型。在此基础上,陆续有了运输型、搜救型、武装型、反潜型等多个版本,直-9曾一度占据陆航半壁江山。
“海豚”直升机
直-9直升机
直-9WA是直-19专用武装直升机,以及直-10出现之前过渡型号,外观上和原型区别不是太大。还是常规单旋翼,以及带涵道尾桨气动布局,4吨级轻型直升机机动性好、操控灵活。和专业武直最大区别,保留了传统人员运输舱,以及并列双座布局。不过在任务方面多样化,可以执行反坦克、压制地面火力、突击地面目标,以及人员运输等任务。
直-9武装直升机
直-9武装直升机
标配4个外挂点,可以携带“天燕”-90空空格斗弹、红箭-8/9反坦克导弹、 航空火箭发射器,以及12.7毫米机枪吊舱等。制空对地两不误,而且还兼具一定侦察能力,一些技术积累直接应用到武直-19上,成为国产专业武直的基础,比如串列座舱、武器系统集成等。随着直-10大量装备,直-9WA已经淡出一线作战部队,除了出口主要承担训练任务等。
直-19武装直升机